腾讯游戏启动暑期未保专项行动,构建全面灵活家庭管控方案

73日,腾讯游戏宣布启动“2025年暑期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除对未成年人游戏账号进行时长与消费限制外,重点聚焦家长管理游戏账号的需求以及亲子共号的真实使用场景推出两项新功能,对更细分的日常管理场景进行完善和补足,构建更加灵活可控且人性化的家庭管控方案,“工具+服务”双管齐下,为家长排忧解难。

作为最早布局未成年人保护体系的游戏企业之一,腾讯游戏不断夯实防沉迷技术、丰富给家长的管理工具与服务,并在今年年初全面升级未成年人保护体系,探索技术+服务+公益新模式。本次专项行动则是在过去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家庭教育各场景下的教育引导与行为管控体系,这既是腾讯游戏长期未保实践的延续,也体现了其在暑期节点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回应公众期待的坚定决心。

游戏沉迷问题翻篇,家庭协同成为关键课题

2021“830新规实施以来,游戏行业未成年人保护力度持续加码,技术防线日渐严密,未成年人游戏时长与消费长期处于低位。随着技术限制的空间日益缩减后,家庭在未成年人保护中的责任和作用愈发凸显,如何协助家庭强化日常监管、提升青少年数字素养实现全面守护,成为新阶段的核心课题。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发布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现状调研报告(2024)》(以下简称:调研报告)显示,73.8%的家长知晓自己的孩子曾有过使用成年人账号绕过监管玩手游的情况。在孩子使用成年人账号绕过监管的情况中,81.6%得到了家长允许,而家长允许的原因,占比最高的是近半数家长把绕过防沉迷作为奖励

腾讯游戏启动暑期未保专项行动,构建全面灵活家庭管控方案

图:《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现状调研报告(2024)》

可以看出,现阶段的防沉迷工作主要在家长管理方面存在挑战:

首先是家庭账号管理存在灰色地带,部分未成年人通过冒用家长身份注册游戏、共用游戏设备等方式绕过防沉迷系统;其次是普遍存在的亲子共号情况,家长允许孩子适度使用自己的游戏账号时,缺乏精细化、场景化的管控工具辅助教育引导。

腾讯游戏启动暑期未保专项行动,构建全面灵活家庭管控方案

图:《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现状调研报告(2024)》

基于这一洞察,腾讯成长守护在今年暑期上线游戏临时开关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两项新功能,协助家长更灵活、细致地管理游戏账号。

面向家长希望对自己的游戏账号临时做时长限制的场景,推出游戏临时开关功能,允许家长临时设置单次账号游戏时长,满足家长的临时需求,确保游戏行为的管理灵活可控。

腾讯游戏启动暑期未保专项行动,构建全面灵活家庭管控方案

图:游戏临时开关功能

在家长希望悄悄管控自己名下游戏账号而不被孩子知道的场景,推出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功能,提供了更加隐蔽的管控方式:家长验证身份后,可给自己名下游戏账号自助使用人脸券,系统将以平台名义弹出人脸识别,既能将孩子拦在游戏之外,也能有效避免亲子正面冲突。此功能正在灰度测试中,发券规则将不定时调整,保证家长妥善有效使用。

腾讯游戏启动暑期未保专项行动,构建全面灵活家庭管控方案

图: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功能

辅助工具+家长服务,全面覆盖家长账号管理场景

事实上,这两项账号管理辅助功能的推出并非孤立动作,而是腾讯游戏持续洞察家庭真实使用需求,在补齐家庭管控短板方面的又一次查漏补缺、迭代升级。

2017年开始,腾讯就在家庭管理方面不断探索,同年上线的腾讯成长守护,是业内首个面向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的系统解决方案。8年间,腾讯成长守护针对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号绕过防沉迷的情况,陆续上线了 自我账号管理”“绿色手机上报等多项功能,覆盖孩子“使用家长本人账号玩游戏”和“使用其他成年人账号玩游戏”两大类情况,而随着今年暑期游戏临时开关家长自助下发人脸识别功能的推出,腾讯游戏账号管控已覆盖家长使用的各个细节场景。

此外,为避免家长因用网能力有限而不会使用管理工具,在家长服务层面,腾讯也在不断丰富支持方式。除常规电话咨询外,腾讯成长守护推出线上家长柜台,为家长提供从咨询到实操的“一对一”视频指导,今年暑期则进一步推出家长云辅导直播,在线直播手把手教家长定制孩子游戏管控方案,还会协助讲解运营商及设备厂商有关未成年人模式管控知识,为广大家长在线答疑。

可以说,从功能到服务,腾讯给到家长全套游戏管理工具,为当前家庭在数字管理中的真实困境,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行动支撑。

腾讯游戏启动暑期未保专项行动,构建全面灵活家庭管控方案

图:腾讯给到家长全套游戏管理工具

随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不断深入,游戏企业的角色已从规则执行者转向家庭协同者。以腾讯游戏为代表的企业正在不断深化产品、技术、服务能力,助推防沉迷治理向家庭协同、教育引导、正向激励等维度拓展。

与此同时,家长作为未成年人最直接、最长期的监护人,在孩子的数字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核心角色。正如调研报告所揭示的,绝大多数绕过防沉迷的行为,往往与家庭监管缺位直接相关。更值得警惕的是,个别家庭对孩子游戏行为的无底线纵容,放大了成瘾风险,也削弱了孩子应有的规则意识与自我管理能力。

相关家庭教育专家表示,真正有效的未成年人保护,必须从家庭是第一道防线的共识出发。游戏企业提供技术工具与服务体系只是基础,家长能否掌握这些工具、理解其背后的教育价值,并在日常生活中与孩子建立起有效沟通和积极引导,才是防沉迷治理能否落地的关键。

作者头像
游客创始人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3561739510@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 转载请注明出处:游客,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本文地址:https://www.hjdhj.net/article-12806-1.html
上一篇:界面设计公司 Figma 或将上市
下一篇:行业首例!百度文心智能体平台与小米应用商店联合打造AI智能体专区